數碼KEY 睇緊啲 撳LINK前要三思
網上銀行的個人登入資料(包括帳戶名稱、登入密碼和一次性密碼)在互聯網世界就等如家裏門匙一樣重要,必須妥善保管。
按金管局的監管要求,本行不會透過短訊或電郵發送超連結,引領客戶到本行網站或流動應用程式進行交易,更不會透過超連結要求客戶提供任何敏感的個人資料(包括登入密碼和一次性密碼)。
如果客戶收到任何短訊或電郵所發送的超連結,要求輸入網上銀行個人登入資料,這些短訊或電郵不應是由本行發出的。客戶在點擊任何聲稱為銀行發出的超連結之前,應「三思而後行」,如有疑問應立即聯絡本行查詢。
有關金管局的「數碼KEY 睇緊啲 撳LINK前要三思」相關宣傳資料,請按此。
詐騙事件經常發生,為保障閣下利益,以免成為詐騙事件的受害者,本行有以下提示:
妥善保管個人資料及物品
閣下應妥善保管各項個人資料及物品,包括提款卡、信用卡、支票簿、身份証明文件、私人密碼及其他個人資料,以免被騙徒盜取後冒充閣下身份進行詐騙。
提防透過任何途徑洩露個人資料
若有人循任何途徑向閣下索取個人資料,包括經電話、SMS 短訊、電郵等,於未確認對方身份前,必須提高警覺,以免騙徒有機可乘。
提防詐騙電郵或釣魚網站
騙徒會透過濫發電子郵件發放含有木馬程式之附件或釣魚網站之網址予受害人,當受害人不慎開啟有關附件或網站後,便有機會感染木馬程式,被騙徒入侵電腦盜取或下載資料。
經常檢查銀行月結單
建議閣下經常檢查銀行發出之月結單,如對月結單上之交易金額有任何懷疑,應立即通知本行。
加強郵箱保安
建議閣下加強郵箱保安,以防匪徒竊取記錄有閣下個人資料之信件,包括銀行月結單、信用卡、稅單等。如發現逾期未有收到有關信件,應立即聯絡相關銀行及機構了解。
提防虛假訊息
為防止騙徒冒充銀行發送詐騙短訊,幫助市民識別短訊發送人的身份,由2024年1月28日起,本行將透過下列以「#」號開頭的「已登記的短訊發送人名稱」向本地流動服務用戶發送訊息:
#BANKCOMM
#BOCOM
#BOCOMHK
請注意,登記制並不適用於使用非香港營辦商提供的一卡多號/一卡雙號流動服務的本地用戶。
當收到聲稱代表銀行的來電、手機短訊、電郵、信件時,假如對方報稱你的銀行戶口或信用卡帳戶出現問題,或對推銷的產品有興趣時,應小心謹慎並核實來電者、訊息發出人的身份,以防受騙。
詳情可按以下超連結參考香港金融管理局網頁內之相關資訊 (請按此)及短片 (請按此)。